Title

建築文章

超越住屋功能的觀塘花園大廈

文: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副會長  陳嘉文

觀塘,是九龍最大的工業區,工廈林立,同時又是商住區,交通四通八達;但在80年前、二戰才過了不久,那時候的香港人大概無法想像如今這般繁榮的觀塘模樣 — 當時,維多利亞港兩岸如中環、灣仔、尖沙咀等已是人煙稠密,繁忙擠迫的地區,而在九龍東邊的觀塘,卻仍然是偏遠又荒蕪的海灣,北面靠山有礦場、南面臨海有零星村落,已發展的土地,只有堆填區及石礦場。

直至1954年,政府把觀塘規劃發展為工業區,才有了後來有名的九龍麵粉廠、鱷魚恤工廠,成為戰後香港經濟起飛的重要動力。這得以成功,其實有賴在工廠集中地大後方的住宅規劃,讓大量的勞動階層有棲身之所。而當中,「觀塘花園大廈」可以說是先頭部隊,最早為工廠工人而興建的大型廉租屋,亦是與觀塘一同經歷開荒與興盛的見證者。

工人宿舍的房屋實驗

在觀塘規劃之初,當時政府的諮詢委員會本來是期望廠商能為工人興建宿舍,解決工人的居住問題1。不過,後來政府認為這個方法並不可行,至1956年,香港房屋協會主動向政府提出,願意在這個新工業區協助興建為安置工廠工人而設的公共房屋2

以廉租屋的形式提供工人宿舍,這在當時是嶄新概念,而由於戰後整個香港的經濟轉型,成為社會急切需求的一種房屋形態,房協就因應需要,同一時間以荃灣四季大廈及觀塘花園大廈,創新地進行這個「房屋實驗」。不過,兩區的發展速度、地理位置各有不同,經過向工廠負責人廣發問卷、了解實際需求後,觀塘花園大廈最後決定沿用一直以來的廉租屋形式,讓基層家庭申請入住,另外以實驗性質撥出10個單位用作工人宿舍,每個單位提供10個床位,讓單身工人租住,每張床位12元租金,包括桌、、水龍頭等,而且還設有男女共用的康樂室。

觀塘花園大廈共有10個單位用作工人宿舍,每個單位提供10個床位,讓單身工人租住,每張床位12元租金。

此前房協的文件上仍稱為「觀塘屋」(Kun Tong Estate);直至1960年,地圖上才第一次出現「花園大廈」(Garden Estate)的名字。

簡約建築暗藏心思 不犧牲生活質素

1958年,觀塘地皮開始動工爆石和平整,整個廉租屋分為兩期興建,第一期計劃興建7座住宅,翌年第一座落成,就已經有居民陸續入伙。那時候,房協的文件上仍然稱這為「觀塘屋」(Kun Tong Estate),直至1960年,地圖上才第一次出現「花園大廈」(Garden Estate)的名字,第一期每座以花卉命名,第二期則以雀鳥命名,居民後來都簡稱它們為「花樓 」和「雀仔樓」。

房協所興建的公共屋,均根據地理及社群需要而作出獨特的設計。觀塘花園大廈分兩期落成,同樣由兩個不同的建築師所設計。第一期的建築師為馬治(J. E.  March),由7座住宅建築組成,主要為一字型的長形建築,約6層高,採用中央天井的設計,每層每4伙共用一樓梯。第二期則由著名華人建築師樓周耀年李禮之畫則設計主理,5座大廈樓高8至13層,大部分採用中央走廊設計,而因為座落於山坡,第二期可見建築師在屋佈局上有考慮地勢因素,例如處於山坡下的建築物,樓層較少,避免阻擋山上建築的景觀,減少居住環境的壓逼感。

雖然,考慮到目標住客群為工廠工人,建築師都盡力壓低工人所需要負擔的租金,用上不同方法減省建築成本,但觀塘花園大廈在整個屋佈局上沒有忽略居民的生活質素,早已規劃為孩子而設的遊樂場、內有預留種植樹木的空間,後來更曾嘗試鋪設大草地。

據1961年房協年報所載,觀塘花園大廈外的牛頭角道沒有斑馬線、路上沒有巴士站,而且滿街是小販。

位於「雀仔樓」的店舖以食肆、肉舖、理髮店和雜貨店較受歡迎,反映當時的居民主要依賴屋的商店滿足日常需要。

與觀塘同步開荒

締造好的生活環境,在當時的社會狀況來說並非必然,畢竟戰後香港百廢待舉,而且觀塘仍是一個交通不便、人口稀少的地方。在「細遊花園」社區記錄項目,我們的記錄團隊尋訪不少新舊居民,當中就有在60年代遷進花園大廈的住客說,當年住在觀塘花園大廈的人,都是這區的開荒牛(詳見陸志聰醫生訪問)。1961年的房協年報亦曾經描述,觀塘花園大廈外的牛頭角道沒有斑馬線、路上沒有巴士站,而且滿街是小販。翻看1966年的九龍舊地圖,牛頭角道仍只有一條巴士線來往觀塘至九龍城3,居民出入巿區,主要依靠位於觀塘及牛頭角的碼頭4。直至1960年代後期,巴士線增多、附近社區發展更完善,花園大廈逐漸成為「靜中帶旺」的屋

在1956年的規劃圖中也可以見到,工務司署把觀塘道以北的住宅用地預留予房協興建廉租屋,當時房協的年報形容,這幅用地位處山坡,主要為風化岩石,估計需時平整才能展開建築工程。(圖:城傳立新: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(1841-2015)》,177頁

整個屋佈局上沒有忽略居民的生活質素,早已規劃為孩子而設的遊樂場。

超越住屋以外的社會功能

在初發展的觀塘,花園大廈比附近的廉租屋和徙置大廈都早一步建成,反而造就早期花園大廈在區內重要的角色。因為四周未有太多社區設施,建築師在屋的地面考慮到居民的日常需要,預留不少商店的位置,「花樓」有8間店舖,在1966年落成的「雀仔樓」更有23間店舖,據年報所載,較受歡迎的店舖為食肆、肉舖、理髮店和雜貨店,反映當時的居民主要依賴屋的商店滿足日常需要,而這些店舖也佔了先機,在旁邊的牛頭角後來落成時,不少居民也會光顧花園大廈的商店5

時至今日,沿觀塘花園大廈而建的一排店舖,不只成為牛頭角道上為人熟悉的風景,更是照顧居民和鄰近社區的重要擔當。除了提供區內售賣日常用品的商店,甚至也提供了診所 —「花樓」落成初期,位於蘭花樓(Orchid House)及百合樓(Lily House)的診所在區內相當受歡迎,瑪利諾修院的修女及社工不止替病人看診,還提供打疫苗服務。

而觀塘花園大廈的落成,也加快了整個社區的建設發展,例如警署、消防局、政府合署,都在觀塘花園大廈入伙後才相繼動工或落成,而公共泳池甚至是在1960年代末才動工6

屹立於牛頭角道逾半世紀,觀塘花園大廈在香港工業起飛之初,見證著觀塘這個工業重鎮由填海開始的發展。在工業興盛的年代,住在公共屋的居民,是工廠重要的勞動力來源,這些看上去平凡的屋建築,是居民安局樂業的寫照,它反映的不止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歷史,還有當年在充滿挑戰與限制的環境下,建築師與房協在僅有的資源下,跳出既有的框框,以創新的思維為勞動階層締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。

註:

(1)《城傳立新: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(1841-2015)》,中華書局,何佩然,177頁。
(2)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 1956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56年。
(3)《晶晶地圖》,晶報,1966年。
(4)《觀塘風物志》,觀塘區議會和、觀塘民政事務處,梁炳華,2264頁。
(5)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 1967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67年。
(6)《城傳立新: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(1841-2015)》,中華書局,何佩然,179頁。

細遊花園

Kwun Tong Garden Estate
Documentary Project

​版權公告免責聲明 | 聯絡我們​ 

策劃香港房屋協會

合作單位龍傳基金、獅子頭文化工作室、程尋香港

© 2024 香港房屋協會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