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

觀塘變遷

從觀塘之名說起-觀塘與花園大廈

文:溫佐治
「程尋香港」聯席創辦人  

觀塘花園大廈所位處的觀塘區,由一個樸素的濱海邊陲,急速發展成今日一個人口密集,工商業大廈林立的地方,其實只是大約七十年間的事情。但若追溯觀塘未被開發前的古老歷史,包括「觀塘」兩字的起源,則可從宋代說起。

隆興二年以前(1164年),南宋朝廷在這設立「官富場」,位置約在九龍灣海濱一帶,為當時東莞縣四大鹽場之一1。翻看《觀塘風物志》,官富山就是今日觀塘以北的黑山觀塘山麓一帶地方,原本是一片鹽場,邊岸遼闊,遍及九龍灣、土瓜灣一帶。所謂「官塘」,相信其來源是指官富場內的一個鹽塘。2南宋咸淳十年(1274年),有鹽官到官富場一帶視察,並留下石刻紀錄當時之事,該石刻屬法定古蹟,位於清水灣天后廟(又稱大廟)後面,是香港現時可考有年份最古老的石刻。元代,朝廷改官富場為「官富巡司」,明清兩朝則稱為「官富巡檢司」,作為地方民政管理機構。

位於清水灣天后廟(又稱大廟)後面的咸淳十年(1274年)石刻

1860年,意大利籍的和神父(Simeone Volonteri)繪製的《新安縣全圖》,其範圍包括今日香港、深圳一帶,在現時觀塘的位置,有「官璫」一名,估計是「官塘」的一音之轉。至上世紀五十年代,政府銳意發展官塘為衛星城市,但據說當時民眾不喜歡經常提及「官」字,遂將地名改為「觀塘」3,相信與「生不入官門,死不入地獄」的觀念有關,而這亦是香港少數地名從簡轉繁的例子。

觀塘區地近海濱,昔日為官富鹽場所在,故產鹽業由宋代開始,便是區內的重要經濟活動,至清初均有長足發展。至康熙時代,「遷界令」使廣東一帶居民被逼向內陸遷移數十里,官富鹽場自此停產。

四山打石業 開採花崗岩

除了產鹽業外,區內也有另一種行業非常盛行,那便是打石業。打石即是開採花崗岩的工作,石材可用作建築材料。清代,大量世代以打石為生的客家人,先後定居石礦場(又稱石塘)雲集觀塘一帶的鯉魚門、牛頭角、茜草灣、茶果嶺一帶,這四個地方後來合稱「四山」,每山設一頭人,由朝廷冊封,負責管理所屬區域的大小事務。四山於茜草灣天后宮(後遷建於茶果嶺)設有公所作為議事中心,頭人可穿官服出入4,風頭可謂一時無兩。

但是隨市區發展,四山的打石業已漸漸成為過去,而當中以牛頭角最先起變化,原有的鄉貌蕩然無存,剩下花園大廈附近的牛頭角鄉大王殿,以作憑弔。至於茜草灣則是今日的麗港城一帶,鯉魚門變成海鮮餐館聚集的地方,茶果嶺亦已納入重建範圍,不久的將來便會以新面目示人。

原位於茜草灣、後遷建於茶果嶺天后宮旁的四山公所

工業新時代 花園裏安居

1955年之前,觀塘幾乎隱沒於地圖上,當年報章的形容是「介於九龍灣與茶果嶺之間的垃圾池,一望無際的垃圾,有如中東的沙漠,而且臭氣沖天」5。 觀塘的現代化始自上世紀五十年代,政府決定於區內南面發展工業,移山填海的工程漸次展開,吸引不同廠家譬如紗織品、機器、印刷、油漆、暖水壺、假髮、籐器、麵粉等紛紛大興土木,工廠大廈隨之如雨後春筍般矗立於海濱道一帶。七十年代,觀塘區工業就業人數佔全港工業人數達三分之一6。自地下鐵路觀塘線於1979年通車,交通發展踏上新的里程碑,亦成為香港重點發展的地區之一。

工廠需要大量工人運作,可是當時觀塘的對外交通尚未完善,為了便利於區內工作的工人,政府便委託了香港房屋協會,於觀塘北面建造工人宿舍,此即今日的「觀塘花園大廈」,是觀塘第一個廉租屋。由於設計得宜,租金實惠,成為不少工人的安樂窩,入住者更需獲廠家推薦。為配合人口增長發展,公共建設均選址附近,包括觀塘花園大廈對面的觀塘官立學校。觀塘花園大廈分兩期落成,首期以花卉命名,及後改建為玉蓮臺,於1990年全部落成;第2期則以鳥類命名,亦將重建。

註:
1.蕭國健:《寨城印痕-九龍城歷史與古蹟》,香港:中華書局,2015年,頁12
2.《官塘深度行》,香港: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,2008年,頁11
3. 梁炳華:《觀塘風物志》,香港:觀塘區議會,2008年,頁25
4. 梁炳華:《觀塘風物志》,香港:觀塘區議會,2008年,頁25
5. 梁炳華:《觀塘風物志》,香港:觀塘區議會,2008年,頁90
6.《城傳立新: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(1841-2015)》,中華書局,何佩然,179頁。

細遊花園

Kwun Tong Garden Estate
Documentary Project

​版權公告免責聲明 | 聯絡我們​ 

策劃香港房屋協會

合作單位龍傳基金、獅子頭文化工作室、程尋香港

© 2024 香港房屋協會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