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tle

那些年的屋邨主管:
觀塘花園大廈是職員的第二個家

那些年的屋邨主管:觀塘花園大廈是職員的第二個家

王麗珍 房協前執行總幹事

「我在房協工作了很多年,有一段時間是擔任屋邨主管(Estate-in-charge),大約是1980年代吧,我就在觀塘花園大廈工作。」房協前執行總幹事王麗珍(LC)憶述那段難忘歲月。那時候,她曾分別負責房協旗下多條屋邨的管理工作,當中以觀塘花園大廈的規模最大、單位數目最多的房協屋邨。在那裏的經歷,讓LC感受到同事手足對屋邨的用心,甚至視屋邨為自己的家:「房協不少屋邨都依山而建,觀塘花園大廈亦不例外。那時候,屋邨旁邊的石山已做了防止山泥傾瀉的措施,但打風落雨時,偶爾會有石頭滾下來,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,駐邨同事會用望遠鏡觀察石頭狀況。他們對這座山太熟悉,連石頭有沒有移位都分辨得到!」

80年代面貌:充滿生活氣息的空間

觀塘花園大廈早於60年代開始陸續入伙,屋邨分兩期落成共有逾3,400個單位,居民人數曾高達2萬人。 作為屋邨主管,LC的職責範圍涵蓋租務、處理投訴等,統籌所有事務。正因當年天天親力親為,打理整個屋邨,她對觀塘花園大廈在八十年代的景貌依然印象深刻,「那時近牛頭角道那邊有好多店舖,有咖啡室、有賣豬肉、有賣菜,非常熱鬧。一上了斜路,就靜得多,不過,由斜路底一直到燕子樓都經常泊滿貨車,因為好多居民都是貨車司機。」

在LC的記憶中,1980年代的觀塘花園大廈充滿小朋友的嬉戲聲。「以前屋邨沒太多花草樹木,兩座樓之間只有座椅,所以空地特別多,小朋友當然就在這裏踢波仔,尤其燕子樓地下的迴旋處!」

工人宿舍 工友相處如家人

30多年前仍是屋邨主管的LC,曾被派駐乙明邨、勵德邨、真善美村等,形容每條屋邨都各具特色。「每條屋邨各有不同,好似漁光村,因為居民以水上人為主,說話用鄉下話,也有一些水上人的生活模式;而觀塘花園大廈則位於工廠區,特色是有工人宿舍。」她記得,工人宿舍都在「花樓」(如今已重建為玉蓮臺),由大單位改建而成,「其實就是床位,一人一張床、一個櫃,當然租金很便宜,方便他們在附近上班。」「當年有份興建花園大廈的同事說,出入觀塘是要坐『嘩啦嘩啦』(小型載客摩打艇 ),可想而知當年的工廠工友如何上班 — 不是坐小艇,就是乘很長途的巴士,既費時又要花錢,所以才有觀塘花園大廈的出現。」LC形容,這些工友相處很和睦,住久了更像是一家人,「有些人退休後都不捨得搬走,一直住到宿舍重建成玉蓮臺為止」。

在香港工業發展最蓬勃的年代,觀塘是其中一個「工業重鎮」,觀塘花園大廈是區內規模最大的屋邨,涉及的租務、維修與居民關係等問題也比較複雜,每個職員要兼顧的工作也較廣。「那個年代,廉租屋的居民普遍教育程度不高,入息微薄,最常接觸的就是屋邨職員,有事的時候,未必有其他求助途徑,不論生活上大小事都會找屋邨職員幫忙,我們也是幫得到就盡力幫。」

屋邨管理 以人為本

「當然我們也經常會收到居民投訴,例如投訴小朋友在空地踢波、踢到人⋯⋯」LC當年與同事想盡拆解方法,她邊回憶邊笑邊說:「起初小朋友會跟你講數說:『姑娘,這裏又沒有說明不准踢波﹗』於是我們就豎立『不准踢波』的告示牌。當然,他們會繼續踢,於是我們再出招,直接收起他們的波。他們當然不開心,來辦事處問我們取回,我們心軟,就與他們約法三章,如果再犯,個波要『坐監』一個月才可以取回!現在回想都覺得好好笑。」

被居民稱呼為「姑娘」的LC說,幾十年前做屋邨管理,有些時候也像個社工,畢竟這份工作,就是為了讓屋邨居民能有更好的居住環境,凡事更應以人為本。「雖然觀塘花園大廈規模大,但屋邨的同事與居民關係很close(親密),對屋邨也很有感情。」時至今日,仍有曾經負責燕子樓的舊同事,如LC一樣記得當年小朋友被沒收足球的情景,「因為他們已當這裏是自己的家,不止是打一份工。」

細遊花園

Kwun Tong Garden Estate
Documentary Project

​版權公告免責聲明 | 聯絡我們​ 

策劃香港房屋協會

合作單位龍傳基金、獅子頭文化工作室、程尋香港

© 2024 香港房屋協會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