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先生 畫眉樓居民
胡氏一家五口分別住在畫眉樓兩個單位,方便互相照顧,三代人經常見面。
「一句講完,住在這裏真的很舒服!」自小就住在觀塘、彩虹一帶的胡先生,偶爾出入會經過觀塘花園大廈,也曾經聽父親常說這裏未興建前的觀塘是甚麼模樣,不過直至千禧年前後與住在觀塘花園大廈多年的太太結婚,他才真正成為了這裏的一分子。雖然不是「原居民」,但他在這個屋邨種下的情感不比老居民淺,十多年前,胡先生總愛與仍年紀小的孩子去樓下士多、茶餐廳,晚飯時候就一家四口「踢拖」到樓上岳母的家吃飯。對他來說,觀塘花園大廈就是他成家立室後,與家人共渡了很多三代同堂美好時光的地方。
成長於七、八十年代的胡先生,一直跟觀塘有着一份淵源。在他幾歲的時候,祖父曾在瑞和街置業,後因收樓重建舉家搬到彩虹邨生活;縱然年代久遠,他仍清楚記得兒時父親告訴他的觀塘風光:「六十年代,他常常駕車去觀塘『吃油菜』,因為當時觀塘還未發展,仍是鄉郊地方,能吃到新鮮本地菜!」
胡先生說,當年爸爸駛經興建中的花園大廈,眼前景象盡是一片片綠悠悠的田野,沿路則是海邊泳棚,只有零星工廠大廈進駐,這個新發展的「衛星城市」仍是一遍荒蕪。長大以後,在夜校結識妻子,送她回家才知道目的地正是觀塘花園大廈——當時仍未結婚的胡太,自八十年代起與母親住在畫眉樓。兩人在千禧年共諧連理,胡先生就遷入觀塘花園大廈,與岳母同住。
婚後,胡家先後迎來兩個新生命誕生;三代同堂固然是種喜悅,不過五口子住在三百多呎,空間漸漸「唔見使」。「我們當時甚至成為了擠迫戶!當然會想住大一點。」當時,房協曾建議他們一家調遷到健康村、勵德邨等屋邨的大單位,「不過我們真的不想搬,觀塘花園大廈的生活實在太方便。」
沒想到擠逼的生活很快就有了改變——2006年,房協推出「三代同堂長幼共聚居住計劃」,家住三代或以上直系親屬的合資格租戶,可申請在同一屋邨的同一租約內租住兩個單位,藉此改善租戶居住環境,促進長幼共聚。結果,胡先生和妻子攜同兩個兒子,搬進畫眉樓另一個單位居住,與岳母由「同居」變成樓上樓下的「鄰居」。告別擠迫生活,家裏亦多了位置添置孩子的玩具和日用品。祖孫三代同住一幢樓,雖然「分居」了,卻沒有分隔開彼此。
「因為我們夫婦兩人都外出工作,兩個兒子在讀幼稚園時都是由外婆照顧,放學就去婆婆家,一家人在外婆家吃完晚飯才回到樓下的『新居』休息。」胡先生說,即使現在孩子都長大了,三父子還是常常「踢拖」到岳母家吃飯。而有年長的岳母住在樓上,最重要是方便互相照應,除了可以隨時互相探望,有事的時候也更容易照顧。長幼生活各有自己空間,融洽相處,正正實踐「三代同堂長幼共聚居住計劃」的願景。
因為常常出入外婆家,說起舊式屋邨的鄰里關係,胡先生的小兒子仍然記得小時候偶爾還會到鄰居婆婆的家。「那時候,放學回來碰巧外婆不在家,鄰居婆婆見我一個小朋友在走廊,就開門讓我進去坐一會,邊做功課、邊等外婆回家。她還會問我餓不餓、煮公仔麵給我吃呢!」舊式屋邨的居民都習慣打開家門,一來通風,二來也造就更多鄰里之間的溝通機會。胡先生笑道,兒子們常常在鄰居家吃飽,幾乎吃不下晚飯。「住在這裏的長者都很痛錫小孩,擔當畫眉樓的『托兒所』」。
胡先生說,自己小時候也在屋邨長大,當年的鄰里互動想不到竟能在觀塘花園大廈延續:「跟街坊打招呼、噓寒問暖,都是很暖心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