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歷史

從建築細説
簡樸而人性化的堅持

從建築細説 簡樸而人性化的堅持

撰文/ 陳嘉文(獅子頭文化工作室創辦人、香港建築文物保護師學會理事會成員)

時代背景

時間回到1950年代,全球各國都面對廉價房屋短缺問題時,香港的房屋問題更為嚴重——大量移民因為中國內戰湧至香港,數以萬計的人在山邊搭建木屋、鐵皮屋,港督葛量洪在1954年發表演說,指香港有八份之一人口居住在環境惡劣的寮屋、至少35萬人需要重置,「如果我們有無限金錢、無限土地,這當然不成問題,可惜的是我們兩者皆無」。01

面對嚴峻的房屋需求,香港開展了大規模的廉租屋(low-cost housing)發展,目標是以最短時間、最低成本的方法,興建大量單位安置經濟能力不高的居民。1956年開始籌備及規劃的明華大廈,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誕生,當中不少設計的背後想法,都是因應當年的社會需要而衍生,同時也呼應當時西方建築流行的現代主義講求實用、設計平實、不花巧雕琢的理念。

明華大廈的建築設計,由當年香港有名且具規模的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負責。戰後從上海來港的司徒惠,集結構、土木、公共衛生、機電工程師資格於一身,參與興建不少香港公共建築如學校、中大及港大校舍、大會堂等02。他雖然出身工程學訓練,但他的建築設計絕不亞於出身建築系本科的建築師03;而由於他對結構的認知豐富,在處理依山而建的明華大廈時,也得到不少發揮。

明華大廈整個規劃及設計,對當年香港房屋是一個良好的示範,當中最重要的一面,就是在極大的成本壓力、住屋需求及空間有限的情況下,堅持為居民提供最人性化的生活空間04
圖1:1959年的明華大廈地盤,仍然是一片山坡。
(來源:香港房屋協會1959年年報)

屋邨佈局

1966年,位處筲箕灣山坡的明華大廈、一排13座廉租屋建築群正式宣布落成,沿著阿公岩道一直向北延伸,除了臨海的A座建築物呈H形、G座是十字形,其餘11座皆為8至10層高的長形建築。它佔地逾3.7萬平方米,面對相等於5至6個足球場,是當年香港房屋協會最大的房屋項目。

明華大廈的其中一個特色是依山而建。從當年的照片可見(圖1),明華大廈的位置本來是一個原始山坡,阿公岩道仍未開闢。1957年,在整個項目規劃之始,項目建築師司徒惠在勘察過後,已表示因為地勢的關係,在這片山坡上建屋並非不可行,但難度極高。從房協的年報檔案中,可見後來工程一再延誤,原因正是因為山坡石質比預期更堅固,要平整極之困難。建於山上的房屋建築,在現今的香港多不勝數,但對於逾半世紀前的技術來說是個挑戰,況且明華大廈規模很大。而由於當年建築物主要在海邊的平地,面對人口劇增的問題不得不開發山坡發展公共房屋,在1950至60年代規劃興建的屋邨,不少都依山而建,包括漁光村、祖堯邨等。1959年,《香港及遠東建造者》期刊中,就有一篇文章為業界詳細分享在山坡建屋的技術及方法。

司徒惠最後的做法,是沒有把整個山坡夷為平地,而是把山坡平整為大形的梯級、台階,讓建築物坐落其中(圖2)。於是,每座長形建築物均有3個設在不同樓層的出入口,接駁山上、山中和山腳,例如J座接駁山上阿公岩道的出口,位於3樓,而山腳接近電車總站的出口,則在1樓。

因為依山而建,明華大廈背山面海,環境幽靜、綠樹成蔭,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之上,建築師亦在整個屋邨佈局花了不少工夫,在盡力興建最多單位、容納最多住戶的同時,規劃了不少公共空間,締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及營造鄰里關係。例如,每座樓的地下都設有有蓋遊樂場05,兩座住宅之間的寬闊公共空間也提供無遮擋的景觀和自然通風06。這些設計亦與房協的建邨原則相符:「雖然房屋需求很大,但要確保屋邨的人口密度不能過高。泊車位置不能取代遊樂場,但在愈來愈好的設計上兩者將來應可共存;足夠的公共空間及花園,在興建多層建築物的屋邨尤其重要。」07

在早期的規劃之中,因為鄰近筲箕灣街巿,明華大廈並沒有預留位置開設商店、只計劃將設學校及社會服務設施,至1962年正式入伙,才把4個單位改為店舖,提供雜貨、洗衣服務等。

圖2:為配合地勢,大部分大樓均以梯級式依山而建。
(陳建宏、王詩婷繪)

內部結構及空間

在規劃之初,司徒惠原本估計這地皮可建約2500戶,不過到了1966年正式揭幕時,明華大廈13座樓宇一共提供了3031個單位,比原先多出五分之一。雖然容納上萬個居民,但在資源匱乏的年代,項目採用了樸實而聰明的建築設計,讓建築物內的空間不至於太侷促,在剛入伙的時候,甚至有不少居民對於通爽光猛的設計感到很滿意08

13座之中,絕大部分的樓宇皆呈長形,它們的內部結構採用架空中央走廊佈局(圖3及圖4),即是每層都有一道架空如行人天橋的中央走廊,走廊兩端是有蓋但通風的寬闊空間,走廊左右為兩排單位,這種設計讓自然的光線和空氣進入每幢樓的內部09,營造居民之間交往閒聊的機會、建立鄰里關係10

圖3:明華大廈採用中央走廊設計,走廊兩端是居民的共用空間。
陳建宏、王詩婷繪

圖4:每層都有一道架空如行人天橋的中央走廊,走廊兩端是有蓋但通風的寬闊空間。

明華大廈的單位,面積由13至53平方米不等、具備獨立廚廁,容納不同需要的家庭,但不論大小,單位的佈局都有其一致性,例如廚廁的氣窗面向中央走廊的天井,讓單位的客廳或房間可擁有寬闊無阻的大窗或露台11。根據規劃,明華大廈有約六成單位擁有露台12,目的是可以再壓低租金、容納更多經濟有困難的住戶,而為照顧沒有露台的單位,房協在每層劃出一個共用的晾衫房。從微細之中流露出設計者由用家出發的設計態度。

這種用盡方法減低成本、減低租金的做法,其實在明華大廈裏還有不少例子:13座之中,唯一沒有獨立廚廁、為低薪公務員而建的A座,原意就是為壓低租金用上公共廚房及浴室的設計,但在入伙後不久,大量A座住戶申請調遷,原因正是希望能付多一點租金、擁有獨立廚廁,結果A座在1972年決定清拆重建,以符合當時的需求。另外,所有樓宇為減省成本,皆沒有安裝升降機,除了當時的計劃讓收入較高的人入住的G座。

明華大廈的建築,看上去樸素平實,但建築師司徒惠事實上花了不少心思設計,以最經濟的方法,為居民規劃人性化的居住環境。

註:

(1)  “The Governor’s Pre-budget Address”, Hong Kong and Far East Builder, vol.10 no.5, 1954. 
(2)  香港大學:〈香港大學第90屆學位頒授典禮讚詞〉,香港大學網頁,1975年,https://www4.hku.hk/hongrads/tc/citations/c-b-e-b-sc-ceng-f-i-c-e-f-i-s-tructe-f-a-s-c-e-m-i-m-eche-wai-szeto-the-hon-szeto-wai,2022年3月6日讀取。
香港中文大學:〈香港中文大學第二十屆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讚詞〉,香港中文大學網頁,1978年11月30日,https://cong.cpr.cuhk.edu.hk/uploads/hongrads/380_zh_tw.pdf,2022年3月6日讀取。
(3)  黎雋維:〈建築師司徒惠的工程結構美學〉,《蘋果日報》,2021年5月2日。<
(4)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61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61年。
(5)  Walter Koditek, Hong Kong Modern Architecture of the 1950s-1970s, 2022: Apsara Books. 
(6) 〈明華大廈〉,Docomomo HK, https://docomomo.hk/zh/project/ming-wah-dai-ha/,2022年3月6日讀取。
(7)  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61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61年。
(8)  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62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62年。
(9)  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58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58年。
(10) 〈明華大廈〉,Docomomo HK, https://docomomo.hk/zh/project/ming-wah-dai-ha/,2022年3月6日讀取。
(11)  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61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61年。
(12)  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59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59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