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歷史細味

筲箕灣與明華大廈

撰文/ 溫佐治(程尋香港創辦人)

筲箕灣早期面貌

筲箕灣的得名,來自其原始海灣地形貌似筲箕01。而香港於1841年開埠後,筲箕灣更是東區內較早有工商業發展的地區02

由於筲箕灣出產較多堅固耐用的花崗岩,對於大興土木的香港實在是天賜良「源」,於是漸漸吸引了善於打石的廣東客家人士前來謀生,當中不少人在今日阿公岩村一帶聚居。這批在筲箕灣開採的客家籍石匠當中,最出名的當屬曾貫萬03,後來他以此致富,在沙田興建了私人大宅,今屬一級歷史建築的「曾大屋」。

筲箕灣地近海濱,附近又有群山作屏障,適合大小漁船停泊,漁業自然亦見蓬勃,日治時代更有「筲箕灣戎克漁業組合」,區內所得之漁穫甚豐04。今天位於阿公岩道的魚類批發市場,可說是筲箕灣漁業的歷史見證。

區內的石匠、漁民以及其他水陸居民,先後集資建造和重修天后廟(1873年)05、譚公廟(1905年)06 ,祈求神明保佑工作順遂,畢竟在那個年代,從事打石和捕魚,都是極為艱辛和危險的。東大街是當時最重要的市集,各式店舖都集中在該處開設。

逮至十九世紀末,英商太古洋行在鰂魚涌一帶興建糖廠,後來又建成船塢07,聘用了數千名工人,他們紛紛聚居工作地點附近,筲箕灣人口隨之也急升。儘管如此,當時筲箕灣仍是屬市區以外,陸路交通除了有1904年開通電車外,巴士並不駛入該區,這個情況要到1950年後才得到改善。俗語:「英雄被困筲箕灣,問君何日到中環」08大抵能反映早期筲箕灣交通不便的情況。

由於筲箕灣位處維多利亞港之東面入口,故這裡也曾是軍事重地,鯉魚門炮台於1885年興建以防入侵,日軍攻港時更曾起守衛之重任09

圖1:1961年的筲箕灣。(來源:香港房屋協會)

1958年12月9日_工商晚報_筲箕灣新村
圖 2:1958年12月9日《工商晚報》,有關於興建「筲箕灣新村」的報導。

戰後以至新中國成立的數年間,不少人士自國內移居香港,由於當時香港並沒有足夠的房屋容納突然增長的人口,故此不少山邊均出現了木屋區,入住者主要為低收入者,筲箕灣當然亦不例外,前後多達13條村10。這些木屋區人口密集,而且沒有完善的規劃,衛生惡劣之外,火災亦時有發生。

面對如此局面,政府並未有專責部門應對。香港房屋協會(房協)的成立,正好回應這方面的困境。1947年,英國倫敦市長透過「空襲救災機金」向香港福利議會捐出14000英鎊,聖公會何明華會督正是福利議會成員,他提議將該筆款項用作成立建造公共房屋的機構,房協遂在他的帶領下,於1948年正式成立11

1957年,政府批出筲箕灣地段12綠寶村13位置供房協建屋,翌年動工,筲箕灣第一個公共房屋區於焉興建,起初名為「筲箕灣新村」14(圖2),雖然位處郊外山坡,但臨近電車總站,居民出入巿區並不是問題。及後決定以房協創辦人之一何明華會督之名,命名為「明華大廈」,並由著名華人建築師司徒惠設計。明華大廈的興建,主要目標「係由於筲箕灣人口日增,受薪工友及普羅大眾尤多,為照顧入息低微之市民和工友的居住問題,故實行此計劃,以繁榮及美化日益發展之筲箕灣區」15,同時開闢了阿公岩道,方便居民的交通。

因為工程龐大,明華大廈分兩期完成,第一期H至M座共7座,於1962至1963年間建成;第二期A至G座共6座,則於1965年建成。13座建築合共約3000戶,擬容納18000多名居民。

1966年2月10日舉行牌匾揭幕典禮(圖3),以誌明華大廈整項工程完成。當日衣冠雲集,來賓數百人,主持揭幕的是時任港督戴麟趾爵士,他於致詞時盛讚何明華會督的貢獻,並肯定房協的工作。事實上,房協以及明華大廈的成功,多賴何明華會督的高瞻遠矚,亦成為日後政府建屋的參考,無怪乎他曾這樣說:「石硤尾在聖誕節發生大火,政府所建的第一批徙置大廈,幾乎完全以我們的設計為藍本。」16

圖 3:1966年2月10日,明華大廈舉行牌匾揭幕典禮,
時任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。(來源:香港房屋協會)

需求者眾 超額申請10倍

當時明華大廈的單位,以平均每人佔用35平方呎為標準來興建,早期一個175呎、供5人住的單位,月租是59元17。除了租金低廉,明華也重視居民的生活環境,大部份單位均有獨立廚房和廁所、每層都有居民可相聚交流的空間,建築物還有顧及到居民健康的通風設計。因此,在當時來說是不少市民夢寐以求的宜居之處,故申請情況十分激烈,根據1962年8月14日《華僑日報》所報導,第一期的7座大廈提供約1480個單位,但當時共逾17000人申請,超額逾10倍。

1976年,無獨立廁所的A座重建;2010年,為部分大廈加上升降機,方便居民出入。因應樓宇結構老化及住屋人口需要急升,房協遂於2018年決定分期重建明華大廈,最舊的K、L、M三座已於2021年完成重建為新的第1、2座,而其餘各座的重建工程亦陸續展開,期於2035年完成整個工程,提供約3900個單位,繼續為市民提供舒適的安樂窩。

註:
1.  饒玖才:《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(上)-港島與九龍》,香港:天地圖書,2003年,頁130。
2.  郭少棠:《東區風物誌》,香港:東區區議會,2003年,頁20。
3.  羅香林:〈香港早期之打石史蹟及其與香港建設之關係〉,《食貨月刊》,復刊第一卷第九期(1971年),頁461。
4.  郭少棠:《東區風物誌》,香港:東區區議會,2003年,頁34。
5.  華人廟宇委員會:〈筲箕灣天后古廟〉,華人廟宇委員會網頁,2019年,http://www.ctc.org.hk/b5/directcontrol/temple5.asp,2022年3月5日讀取。
6.  華人廟宇委員會:〈筲箕灣譚公廟〉,華人廟宇委員會網頁,2019年,http://www.ctc.org.hk/b5/directcontrol/temple7.asp,2022年3月5日讀取。
7.  郭少棠:《東區風物誌》,香港:東區區議會,2003年,頁22至24。
8. 饒玖才:《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(上)-港島與九龍》,香港:天地圖書,2003年,頁132。
9. 郭少棠:《東區風物誌》,香港:東區區議會,2003年,頁72。
10.  郭少棠:《東區風物誌》,香港:東區區議會,2003年,頁5。
11. 《房協70:創宜居•活社區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2018年,頁29。
12.  《香港房屋協會年報1957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1957年,頁15。
13.  郭少棠:《東區風物誌》,香港:東區區議會,2003年,頁5。
14.  〈房屋協會進行建筲箕灣新村,共十三幢容萬八千人〉,《香港工商晚報》,1958年12月9日,第4頁。
15. 〈適應低薪工友需求,筲箕灣廉租屋,地盤工程開始〉,《華僑日報》,1958年11月3日,第10頁。
16.  〈房屋協會續建廉租屋,協助解決屋荒,港督備致讚揚〉,《香港工商日報》,1966年2月11日,第4頁。
17.  《情繫明華》,香港:香港房屋協會,頁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