興建明華大廈 從開闢阿公岩道說起

興建明華大廈
從開闢阿公岩道說起

崔聲振 前工程監督

1960年代正在興建中的明華大廈。
「最記得的是,興建明華大廈時要『開山』,當年那兒是一個山坡,未有阿公岩道——阿公岩道是我們開山劈石出來的。」1958年,當時29歲的崔sir,本來正替一間建築顧問公司負責興建房協位於荃灣的四季大廈。工程臨近尾聲,再接到新任務,來到筲箕灣的山坡開發明華大廈。現在年屆92歲的崔sir,事隔雖然逾半個世紀,但仍然對於當日的情景記憶猶新。

人手起樓 開山闢路

崔sir出身於香港工業專門學院、即如今香港理工大學的前身,畢業後就在一間建築顧問公司擔任工程監督。「我是Clerk of Works,人們都稱這為CW,換成現在的概念,即是與Project Manager差不多吧,主要是負責在地盤監督工程進度、與建築師商量建築設計等,工地有什麼事都要知道。」

他憶述,1958年接到建築圖則後,就開始按著圖則,跟建築工人溝通要如何興建。「當年未有機器,起樓大多是用人手做。例如石屎,當年是把英泥、石仔放入桶,然後用手攪,現在時代不同了,有concrete mixer、用摩打。」沒有機器,那麼如何打樁?「明華大廈沒打樁的,都是靠人手(靠工具)掘地。」

興建明華大廈的年頭,崔sir住在灣仔,每天乘電車或巴士到筲箕灣,再行斜路到工地。那時候,柴灣道上已有慈幼學校,但阿公岩道則仍然是一片𨺗峭山坡,未有路。「每天中午12點爆石,工人先要在石山鑽孔、放炸藥,然後就打鑼叫附近的人行開,由柴灣道開始爆起,炸出一條阿公岩道。」至1962年,明華大廈的第一期正式入伙,阿公岩道仍然天天在爆石,當時的居民至今仍有每天爆石的記憶(詳見從人物細說:馬雲龍訪問)。

引入鹹水沖廁 沿阿公岩道鋪水管

崔sir說,明華大廈的發展,在當年來說算是一個大項目,它作為港島最大的公屋相當受注目,而社會普遍也期待它的出現。「明華大廈的走廊特別闊,走廊有天井,單位望山,是好正的居住環境。」另一個先進的設計,就是每個單位有獨立廚廁,「全是抽水馬桶,很乾淨,我還記得這些全都專程在英國買來,黑色的,一定要耐用。」翻看資料,香港自1950年代後期,因為食水嚴重短缺,開始利用鹹水沖廁,換句話說,1960年代初落成的明華大廈,算是其中一批最早使用鹹水沖廁的住宅建築。「要用鹹水沖廁,就要鋪水管、水泵,我們從明華大廈一直沿阿公岩道鋪至海邊,很遠很遠,至少有一至兩miles(英哩),那時的街道,根本未有店舖!」

明華大廈共13座,自1962年開始分批落成,1966年由前港督戴麟趾爵士主持牌匾揭幕儀式,據崔sir所憶及,他跟進明華大廈的項目前後差不多有10年時間,直至他轉到西環開展房協首個巿區改善計劃項目、美新樓的工程。後來,他正式投身房協,負責過的公共屋邨項目,遍佈港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