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樓、放學小隊:80後明華孩子專屬童年

騎樓、放學小隊:
80後明華孩子專屬童年

彭雯謙   明華大廈居民

彭家感情要好,周日例牌的家庭活動,就是去增山大牌檔吃早餐。

彭雯謙(彭彭),80年代在鯉魚門近海的木屋出生。父親說,打風時,海裏翻起的浪比屋頂還高,每逢下雨又漏水,申請得到明華大廈的單位時,與很多其他明華居民所說的一樣,開心得好像中了獎,因為終於有個安樂窩了。搬進明華大廈時,彭彭3歲,從此度過了一個專屬明華孩子的童年。區外的人,或許未必明白她對明華的情有獨鍾,但在這裏住過的人,大概都能體會這份愛。

既是同學  又是鄰居

彭彭小學年代入讀聖巴西流小學(後來易名為聖馬可小學),與明華僅5至10分鐘的步程。因為很多學生都住明華,於是每逢放學都會組成一條放學小隊:A座排最前,M座排最後,在老師的帶領下,沿阿公岩道步行回家。由於她住在K座,遠離老師視線,得以肆無忌憚地談天,結識到不同座數的同學。那時《鬼馬砵砵車》是流行卡通,主角叫彭彭,自此,同學、鄰居都稱她彭彭。既是同學,又是鄰居,大家都互相認識,碰面時會互相問候,有事也會互相幫助。她記得,有一年開學日,放學排隊回家時,有個一年級生突然哭起來。幾個同學圍着她安慰:「唔好喊啦,做乜喊啊?」後來有個姐姐牽起這個哭著的小女孩的手,陪她回家,「就是有種守望相助的感覺」。

從木屋搬進明華  最愛騎樓

那年頭,筲箕灣雖然已逐漸開發,房屋也愈建愈多,但山邊仍有不少木屋村落,經常發生有如火燒連環船的火災。彭彭搬到明華大廈後,也目睹過這種駭人的大火:1987年,淺水碼頭村木屋區(現耀東邨所在地)「整座山都着火」,翌日看見有同學穿著一雙拖鞋上學,他的家在一夜間沒了。「從此我不會玩火,見過好得人驚。」所以,能住在明華,彭彭一家總覺得很幸運。待在家裏,彭彭最喜歡大騎樓,「有種小康之家的感覺,收納位多、晾衫通爽、又可以種花」。騎樓還有另一個功能,讓街坊溝通毋須靠電話:同學有晚在鄰座大喊她全名,兩人在窗邊興奮揮手、笑聲不斷;爸爸下班,彭彭也會在騎樓向下大喊,「有時在騎樓望下去,見到老竇下班也會喊他,他就會向我揮手」。

明華獨有:電車叮叮聲、舞獅打鑼聲

至15歲,由於家人想有升降機代替行樓梯,彭彭一家申請搬到G座。自此,家中風景換上電車總站,叮叮聲是日常背景音樂,「最初都會被吵醒,司機朝早5、6點開工、凌晨1、2點收車。細個覺得好煩啊!」譚公誕跟佛誕同一日,對於讀中學的她來說,重大意義就是紅假一天,可是到了早上8、9時,街道的舞龍舞獅便喚醒她,她懶洋洋地躺在牀上,從窗口看到耍功夫場面,當時只道尋常,「長大後才知道自己擁有這些經典場景,會覺得幸運」。她也掛念85號中華巴士,「每次由柴灣道上斜、轉入亞公岩道時,司機永遠都要企起身,用全身力氣轉軚盤」,順利在G座停站,送她到家。

2021年,聖馬可小學停辦,同學趁閉校前舉辦舊生聚會,彭彭重遇各散東西的同學,彼此像是重返放學隊伍,雞啄唔斷地談天,「如果不是住在明華,我不會識到這麼多同學仔」。當然,也不會養成她愛主動與人找話題的個性。曾在鄰座大喊她全名的女生,事隔多年,重聚說起明華大廈的舊事,笑聲依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