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張葵歡 明華居民
「邨內種植的木棉花,橙色離遠望好靚。」劉張葵歡(劉太)自小鍾愛色彩斑爛的東西,穿着的「街坊裝」亦充滿繽紛色彩:扭紋辮子搭配糖果色鬆身衫褲,與明華大廈大樓的外衣一樣,亮麗溫暖。
「我睇住明華落成的。」劉太回想1960年代,兩三歲的她隨家人搬入宏華街公務員宿舍,與後來的明華大廈只是一街之隔。當時,明華大廈的地盤仍是泥地一片,隨着泥頭車駛入、每日準時揚起的爆石聲響(詳見從人物細說:崔聲振訪問),屋邨日漸成形。「爆石前,工人會打鑼提示。我們一聽到鑼聲,就會掩住雙耳、躲進房間。」濺起的沙石有時會飛到對面樓,擊碎單位玻璃,居民卻無投訴,「當時大家都無圍板的概念。砸破了,工人就來你家補玻璃」,一破一立,當做打和。
二戰後香港人口急增,公屋規劃在1950年代才剛剛起步。對比很多人棲身「夏天怕颱風、冬天怕火災」的木屋區,劉太童年的居住環境算是優渥:住在穩固的石屎樓房,700多呎空間、10多呎樓底,趴近窗邊的她卻有另外的嚮往:「那時睇明華,好羨慕他們。好多人行來行去,好多衫掛晒喺度,好熱鬧。」居民停在半路「打牙骹」,也會在騎樓晾衫種花,有時掛起紅白藍帆布,這些「花花綠綠」的生活氣息,時常吸引她的視線。
1980年,劉太終於不用羨慕隔籬,來自明華的夫婿提着花球牽她回邨,建立新的家。她最初與公婆同住J座,生子女後搬到D座頂層。9樓光猛明亮,中間走廊長長的一條到尾,家家戶戶經常打開門,遇見就會閒聊幾句,「如果無鹽、無油、無雞蛋,我們直接(問鄰居)攞㗎啦,大家都好親切」。農曆新年時,她特意為兒女買來一雙小藤籃,放有柑橙、糖果,逐家逐戶拜年去,就像現在孩子萬聖節敲門討糖果的情景。平日,走廊是小息空間,有人選擇在家門外放一張躺椅午睡,劉太則從家中搬出一張麻將桌,住在走廊頭的她朝走廊尾大喊:「開枱啦!」鄰居說她搬來真好,除了因為多了一隻「麻將腳」,更因為她後來願意站出來,代表自己的樓層,參加互助委員會。
明華每座都有互委會,由每層派出一個居民代表組成。「1至8樓都有代表,唯獨9樓無人。第一次重選,我未肯出來;第二次就出來選。」那時劉太算是年輕的一個,她擔心不識字的老鄰居沒法讀懂邨內通告,心想有人幫忙口傳消息比較好,於是決定站出來,後來更當上主席。30多年來,她辦過全邨第一場春茗、問候過火災住戶、見證過屋邨重建,卸任後也為街坊籌謀防疫物資。對於付出,她看得不重,視關心鄰舍是明華給她的人生禮物,「幫人係有錢買唔到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