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代住明華 快樂半世紀

四代住明華
快樂半世紀

譚鳳玲 明華居民

譚鳳玲(Cat,右二)只需走幾步就到母親和女兒的家,
皆因一家四代人,都住在明華大廈。

無論向左走、向右走,數年前剛升任外婆的譚鳳玲(Cat),只需出門走幾步就走到親人的家,皆因他們一家四代人,都住在明華大廈:近柴灣道邨口住了八旬媽媽,兩母女精力十足,常常相約做義工;Cat的女兒住在明華的另一端,每日來到女兒的家、送孫兒乘校車,然後趁他仍在學校、未將她的家變成遊樂場前,她就回家歇歇,忙裏偷閒玩玩手機,如果在懷舊群組上看見有人分享關於筲箕灣或明華的舊相片,雙眼便會發光,跳入如海的回憶──

小單位大家庭 慳位考默契

1965年,當時仍是小學生的Cat,由西灣河太古宿舍的房間搬入明華大廈,同行有嫲嫲、爸媽及兩姊妹,當時的媽媽肚裏還懷著一個未出世的妹妹。能夠在明華落腳,是天大好消息,意味全家不用再擠在小房間,不用擔心水浸、不用找人倒夜香、不用共用廚房,可以真正地安頓下來。

在200多呎的家,譚家持續經歷人口增長,由7人逐步增加至11人。為了慳位,爸爸自製嬰兒牀、神櫃等家具,姊妹各自「執生」搵位做功課,「妹妹擔櫈仔,喺阿嫲嘅牀上做功課;我就會企喺上格牀前做功課。當時讀geography要畫地圖,都係企喺度畫㗎」。圓枱既是飯桌,也是媽媽的辦公桌,「穿膠花、釘公仔衫、穿手襪、鎖匙扣,後來做漁網上的浮標」。

細佬滿月酒 鄰居四家變「宴會廳」

母親生下六姊妹後,結果第七胎,是個男丁。家人開心,鄰居更興奮,「買晒豬腳、雞蛋來我們家」。儘管那個年代並不流行設宴,家中經濟也吃緊,但父母為報答街坊的祝福,還是決定向親戚借錢,在邨內辦一場高興的滿月酒。滿月酒,並不是在酒樓辦,而是在明華大廈C座——「錢師奶、李師奶、林師奶⋯⋯」事隔數十年,Cat仍然牢記住在同一層、熱情的三家人,慷慨借出自己家的客廳,一戶開一席,連同Cat自己的家,總共延開了四席。那個晚上,四個客廳,變成了「宴會廳」,走廊成了傳菜、上菜的通道,天井逼不得已成了洗菜的地方。主廚是爸爸及嫲嫲,四家門口大開,當鄰居或譚家親友坐滿一圍,就會即時開席。

「有雞有燒肉,還有阿嫲最拿手的冬菇。」Cat小時候難忘豐盛的食物香,長大嘗懂的是人情味,當年,鄰居之間毫不吝嗇,「(我們)煮了食物會互相分享;當時我們無電話,都是問鄰居借」。有次大雨天,爸爸塞了點錢給鄰居,請對方駕車送女兒和其他鄰居的學生一同上學。年紀小的妹妹問爸爸:「點解唔請其他鄰居夾返錢呢?」「大家都係要返學,順便接埋,給人家方便,何樂而不為。」

童年的歲月,Cat至今仍然歷歷在目。長大後,她巧遇同是街坊的夫婿,結婚花車繞過東區走廊一圈後,明華的家就由娘家變成夫家了。當上媽媽後,除了1995年的第一期《明華季刊》借給女兒做剪報功課、沒了部分封面,其餘期數一概完整保存至今,方便闖蕩在外的姊妹細佬回來時,可以一同回味明華變遷。 

童年風景變 願同樣快樂

因為有美好的回憶,Cat相信,往後也會有新的快樂。眼望年幼的孫兒,她知道他的童年風景跟自己不一樣,他不會見到飛機欖大叔的奇技,不會隨時找到鄰居一同打羽毛球,但她覺得,每個年代,自有其獨特的快樂方式。

孫兒長大後,記得的,大概是:爸媽陪過自己,坐在邨內的阿公岩道,看不同顏色的邨巴;太婆坐於綠色石壆,投入地跟自己玩包剪揼;他的好朋友,就是外婆,每天放學,一起談天、畫畫、玩玩具,直至他長大,直至這個地方再孕育出他的下一代,將明華情世代相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