姊妹放學穿膠花 手工業幫補家計

姊妹放學穿膠花
手工業幫補家計

陳景柔、陳景麗 明華第一代居民

相隔多年,重回明華大廈,陳景柔(左)與陳景麗(右)兩姊妹說起當年的生活情景,都是快樂的回憶。

「當然要幫手幫補家計!我們當時在家是負責穿膠花的,都是蹲在地上穿。」為何要蹲在地上、不在枱上做?「枱哪到我們用,那是祖母專用的!」陳景柔和陳景麗兩姊妹,如今自己都已是有孫仔孫女的祖母,說起60年前住在明華大廈的童年往事,其實正是香港60年代的社會寫照——那個年頭,除了拍公仔紙、玩跳飛機外,孩子都會想方法幫補家計,最普遍的,就是投身「家庭工業」的一分子,從工廠拿一袋袋材料回家,做些縫縫補補、穿線上色等的小手作。

母親在家做車衣 兩姊妹黐膠花

「哇,實在原來是陳年舊事,回憶都湧上心頭的感覺。」陳景麗搬進明華大廈時是1965年左右,那年她小學三年級,家裏還有父母、哥哥與祖母,本來住在北角水星街的唐樓板間房。雖說是板間房,但兩姊妹說那其實是沖涼房,「左邊是廚房,右邊是沖涼房,我們住在中間,出入一定要先經過沖涼房,所以一踏出房,就是水塘(地上積滿水)!」有着相同的記憶與畫面,兩姊妹你一句我一句、站起來比劃着,當時房間只有約50平方呎,「一個衣車、一個三呎櫃、一張枱,還有一張碌架床」。在腦海裏回憶當年的居所,首先出現的就是衣車,那是她們母親掙錢的工具,直至搬入明華大廈,衣車仍然是家中重要的生產工具。

那時父親抽中了明華大廈,六人便高高興興遷進「21座」一個單位。「我們在二樓,單位是『拖地』的。」——明華大廈依山而建,建築物的底部呈梯級形,她們家雖在二樓,但露台對下並沒有其他單位,剛好座落在台階之上,居民稱之為「拖地」。單位百餘呎,空間比往時大得多,還有走廊成為單位的延伸,在鐵閘外拍公仔紙、射波子、挑劍,還會偷來老師的粉筆,在走廊地上畫空格玩「跳飛機」。

不過,放學回家,不一定就可以玩,還要「開工」掙錢。「母親在家做車衣,從電車宿舍那邊的人取已裁好尺寸的布料,每次拿兩打回來,車成恤衫。」衣車只有一部,但當年幫補家計還有很多小巧的工廠工作可以在家做,兩姊妹就負責坐在地上黐膠花,也試過替塑膠玩具上色。塑膠玩具,即是黃色沖涼鴨?「不,我記得有隻是天使公仔,有翼的!」

到阿公岩道的車仔檔吃宵夜

當然,那時候年紀小,不論是替公仔上顏色,抑或是跳飛機,在她們來說,也是童年可以好好消磨時間的玩意。陳景麗說,她的哥哥因為是男孩子,可以通街走、到後山玩,而她最大的樂趣,就是偶爾可以到樓下阿公岩道的車仔檔吃宵夜。「有數個檔口的!有豬骨粥、車仔麵、腸粉,買了就坐在旁邊的石𡒊、又或者檔口的矮櫈吃。每次都好開心,因為窮,哪可以經常吃?」陳景麗邊說邊回味,姊姊卻沒好氣:「有多難得啊?我記得我常常去吃,可能因為你年紀最小,少外出!」

或許因為少外出,陳景麗對於街上的事物特別記憶猶新,除了阿公岩道,還有改頭換臉之前的東大街。「那時候一落明華大廈的樓梯,就是街巿建築,檔口是水磨石造的。東大街以往是艇家泊岸的地方,水上還有人住,在電車總站附近,行一道木板橋就可走到岸邊。街上擺滿一盆接一盆用竹篾盛起的漁獲。」東大街,如今早變成食肆林立、車水馬龍,這個小漁村的光景,相隔多年卻依然清晰地活現在她們的記憶裏。

陳景麗說,她的母親最愛在這裏買魚,說又新鮮又廉宜。多年後,搬到北角,母親仍然經常回來筲箕灣,就是要買當年住在明華大廈時常吃的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