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明華為鄰 老船廠見證筲箕灣變遷

以明華為鄰
老船廠見證筲箕灣變遷

黃桂泉

即使家中已置業,少年時代的泉哥還是喜歡住在船廠,地方大,會招待棚屋的朋友一起吃東西、看電視。

明華大廈所在的筲箕灣,1950年代仍是個漁灣,如今的巴士總站位置當年已是海邊,東大街對出常有漁船泊岸賣魚。在筲箕灣已經70多年的培記船廠,也因為海岸線改變而搬遷,從南安里附近搬至如今的譚公廟旁邊,見證筲箕灣半世紀的發展。在培記成長、船廠第二代傳人黃桂泉(泉哥)說,明華大廈是筲箕灣街坊生活一部分,尤其小時候、四處遊玩的日子。「細個都會貪明華的乒乓波枱!」

屹立70年 見證筲箕灣變遷

泉哥跟培記船廠一樣,七字頭了,大部分的人生都在筲箕灣海邊度過,曬得一身黝黑,下班後,一聲咔嚓開啤酒是每天的賞心樂事。咕嚕咕嚕喝一口後,他說起年少的筲箕灣回憶,當中也有明華大廈的蹤影。培記船廠由泉哥的父親成立,1950年代選址南安里附近,愛蝶灣、愛東邨仍是一片海。其時區內漁業興旺,出沒在東大街至西灣河電車廠一帶的,大多是水上人。附近亦有太古船塢,造船修船。泉哥10多歲就在船廠工作,望著漁民訂船落訂:「想要四丈六,做石斑艇。」師傅秒回:「得,用咩料啊?柚木、杉木、杪木、山椽……」泉哥說當年造船,是由找一塊木開始,之後𠝹木、燒木揼釘打造船形,「我哋唔會搵嚿廢柴畀佢哋」。

而漁民的入貨勝地,就在現今餐廳林立的東大街——綿延的地舖售賣各種出海用品,例如燃油、火水燈、淡水,漁網更是講究,「尼龍繩出現前,麻繩製的漁網要搵鹹蛋白浸(才耐用)。點解漁村有咁多鹹蛋黃賣?就係咁解」。

對泉哥來說,筲箕灣不止是他的工作地點,其實更是他的家。那些年輕的歲月,他白天在船廠工作,晚上也睡在船廠,山邊有火災,他義不容辭去救火。那年是1976年,日子特別深刻,因為是大年初二,家家戶戶本該團圓慶祝,可是愛秩序灣旁木屋區陷入火海,住戶多數是漁民。火勢雖然距離船廠有一段距離,但他跟阿媽說:「執定嘢,有貴重嘢拎得就拎。」說罷,就出發去救火。在消防的帶領下,他和街坊抓緊水喉,由年初二的下午努力到翌日白天,「之後去飲茶」。

明華:孩子的比試場 媽媽的避風港

「我也認識不少人住在明華大廈,我當然也常去。」記憶中,明華大廈是個充滿人情的地方,「以前鄰里關係較好,大家都無乜戒心……一條長廊,大家開門對戶,有傾有講。大家都係你幫我,我幫你」。他還記得,明華多座地下都設有乒乓波枱,吸引區內很多孩子前來打波,「細個都會貪明華張乒乓波枱」;旁邊的阿公岩道山坡則有山水,很多街坊在洗車、捉棋或避暑。只不過,泉哥天生愛與海為伴,住在船廠,出入更自由,因此一直沒想過要搬到明華大廈。

屹立在筲箕灣70年,船廠隨填海搬遷兩次,由南安里搬到愛蝶灣,再由愛蝶灣搬到現在的譚公廟道,見證海岸線不斷前推,同時也見證香港造船業式微。但泉哥並未言休,船廠不造漁船、貨船,就改為維修旅遊船、街渡等。而有60年歷史的明華大廈,亦展開了重建發展邁進新一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