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黃飛鴻夫人莫桂蘭如親母 同住明華度晚年

視黃飛鴻夫人莫桂蘭如親母
同住明華度晚年

李燦窩 明華第一代居民

在武館當眼處,李燦窩師傅掛了契媽莫桂蘭(黃飛鴻夫人兼傳人)的黑白照。住在明華大廈時,他答應過對方,承諾餘生推廣黃飛鴻拳法。

在2022年明華大廈第二期重建前,八旬的李燦窩師傅約了一眾徒弟們,重遊曾經居住超過30年的H座,細說他與契媽莫桂蘭、也是黃飛鴻夫人的故事。契媽在其人生最後兩年的時光中,就是在明華與李師傅一起度過。

莫桂蘭與年齡相差逾40年的黃飛鴻結下姻緣,傳聞始於兩巴掌:莫桂蘭摑了黃飛鴻兩巴掌,令黃飛鴻另眼相看。善武的莫桂蘭,婚後習得黃飛鴻的洪拳招式,更成為傳人。後來,黃飛鴻去世,莫桂蘭於1936年來港開設武館;在她行醫生涯中,機緣之下救了難產女子一命,而對方為了想報恩,沒有兒女的莫說:「下個孩子,就跟我上契吧。」這個孩子,就是李燦窩師傅。

武館度童年 晚晚食夜粥

當年的上契,其實更似是過繼,李師傅童年大部分時間,都是與契媽同住,由她供書教學。兩人租住灣仔唐樓的一個床位,日子艱苦,但莫桂蘭刻苦耐勞,一星期七晚都在灣仔天台武館開班教授學生,開心時間是在下課後,「駱克道有間謝記雲吞麵,幾乎每晚一齊食夜粥炒麵」。

7歲半,李師傅曾大病一場,一度無法步行,於是開始跟契媽學功夫。他記得,契媽很嚴格,常「揸住」木刀,一見他姿勢不正便會立即打下去。他後來學精了,刻意站在半明半暗的位置,在影子的掩護下,一看見契媽揮刀就抬腳縮起,契媽忍不住笑,就放過了他。練武後,他變得硬朗,有空檔就會記下招式,進步之快得到莫桂蘭認同,更成為傳人。

慈幼返工 放工返邨睇症

成年後,李師傅跟契媽分居,1966年搬入明華大廈,「嗰陣時好開心,一過馬路就返到學校開工。」他當時在明華附近的慈幼英文學校做書記,每日五時下班後返回屋邨,在家替鄰居街坊看跌打,「 明華有條斜路(柴灣道),唔小心會屈親手腳。」他照應鄰居,鄰居也在照顧他一家,像是太太出門接大仔放學,鄰居會主動幫忙照顧年幼的次女,減輕太太「一打二」的壓力;各家湯水又會互相分享。他說當時H座治安相當好,「只要有人大嗌一聲,大家都會走出來,互相幫忙。」

李師傅既要上班、照顧家庭,但每晚到了七時還是會出門,步行至筲箕灣總站坐電車,到灣仔武館教功夫,減輕契媽的負擔。學校後來知道他練武,亦邀請他成立國術組,「1969年暑假,夏天好熱,開始60多個學生聚在學校天台練紮馬。九月開學後,只剩下16個人」。留下來練武的,大多跟他感情要好,有些甚至是明華鄰居的兒子,有年他生日,國術組同學悄悄在學校借來獅頭、大鼓,來到他的家門前舞獅祝壽,「真的好有心。」

關德興到訪 探年老契媽

1980年,莫桂蘭在人生倒數的日子,選擇再次跟李師傅同住,飾演黃飛鴻的演員關德興,也曾經來訪探望。由於精通功夫的莫桂蘭變得不良於行,心情總是鬱悶,1982年是深刻的一年,李師傅至今仍然記得這一幕:硬淨的契媽哭了。

「徒弟就多啦,但無人幫手推廣,黃飛鴻啲嘢無囉喎。你都跟咗我咁耐,又係我契仔,繼續推廣、繼續教,最緊要係繼續教啊。」「唔好喊,只要我有氣一日,我都會推廣一日。」

童年時,契媽守好照顧他的承諾。如今,李師傅已屆83歲,仍然一直守住對契媽的承諾。他除了依然在筲箕灣電車總站旁的舊樓單位授課,已移民的徒弟偶爾傳來練習短片,他也會越洋指導如何改善,盡力不讓黃飛鴻拳法失傳。而且,他還想好好推廣——在YouTube看到營銷教學短片,心大心細;如果時間允許,他想再出一本書,分享黃飛鴻拳法。